趁着24年的五一假期,开个新坑,梳理一下本书的写作思路和作者所提及到的一些有趣的概念,亲身体验下跳脱出"工作伦理"之外的“劳动的快乐” ( ~'ω')~
第一章:工作的意义——创造工作伦理
两个外显的前提+两个内隐的假定
先从第一章的几个概念入手吧。在第一章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工作伦理的本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工作不仅是为了生存和快乐,它还被赋予了道德和价值的重要性。工作伦理成为了一种戒律,它的外显前提和内隐假定塑造了我们对工作的看法和期望。
第一个前提:为了维持生活并获取快乐,每个人都必须做一些他人认同的有价值的事,并以之获取回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人都应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获取之前需要先给予。
第二个前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可耻的——道义上来说愚蠢又有害。因满足而停止努力是不明智、不可取的。除非是为了完成更多工作而蓄力,否则休息就是不体面的。
第一个戒律:即使你看不到任何得获,你也应该继续工作。工作即正义,不工作是一种罪恶。
内隐的一个假定: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工作,可以通过出售工作能力获取相应收益,用以维持生活。
另一个内隐的假定是:只有公认的有价值的工作——那些可以要求薪水回报的,可以用于交易的——才会被工作伦理认同。
缺失了这两个个假定,以上的戒律和前提看起来就像是空中楼阁。人们所获得的是对他们过去的工作以及他们愿意继续工作的酬谢。工作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状态,不工作是不正常的。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履行着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把收益和福利分给那些有能力却因种种原因不工作的人并不公平。
驱使人们去工作
在工业化早期,工作伦理帮助欧洲政治家、哲学家和传教士们推动社会变革,尽管当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接受工厂的雇佣和机械化的生活节奏。体面生活的门槛被设定的极低,那些“因循守旧”的工人们会很容易就丧失了继续工作的动力。
工厂体系这一新环境的诞生使得人们曾经所秉持的工作态度全部失去了意义。
作者认为,在过去,工匠们通过自己设定目标和控制进程,以全心投入和具有奉献精神的工作态度去主动找寻工作的意义,但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却剥夺了他们的这种自主性。在这种转变之下,如何驱动工人运用自己的技能完成这些没有意义的任务,是现代化的开拓者面临的真正问题。
而解决方案呢也十分简单,那就是机械地训练工人,让他们习惯于不假思索的盲从,并且剥夺他们完善工作的自豪感。他们如同没有灵魂的小齿轮一样工作于超乎自己想象的复杂机器之中,在工作伦理的制约下,摈弃掉自己的自由。
制造生产者
所有社会都会对自身抱有一些理想化的观点,以激励着它们自己“不断进取”,而工作便是一个颇为得体的自证方法。
对于个人生活而言,工作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所需,工作类型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与社会中的合理地位。“你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指向人们所在的公司以及该公司的能力。在一个擅长分类且喜欢分类的社会里,工作类型是一种关键的、决定性的分类,是所有其他社会生活的锚点。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人生整个旅程的重要标记,是于暮年之际回溯人生成败时最重要的参考,更是贯穿个体人生中自信与彷徨、自满与自责、骄傲与耻辱等种种情绪的主要源头。总而言之:工作是主要的基准,所有其他生活追求都可以基于它来规划和安排。
对于社会而言,工作类型成为了社会分类的关键,它定义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标准。工作伦理被工厂系统用作工具,以削弱工人的独立性,使他们服从于工厂制度。同时对于生产者而言,工作则被视为一种获取更多财富的手段。工业社会的到来和阶级的固化使得他们“自力更生”的自由之路越来越难走,于是需要其他的激励方式来确保人们的工作投入,这个方式便是拥有更多的盈余。为了获取更多的盈余,人们默默接受了现存的权力结构,不再愿意去对其不平等性进行修正。同时,这种观念也使得工资不再是衡量工人勤奋与否的道德标准,而是成为了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社会生存质量的权力斗争变成了获得更多金钱的斗争,经济收益成为自治自主的唯一体现,这种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价值和自由的看法,将人的动机转向了消费领域。
2024.5.1 夜
第二章:从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
“欲望不求被满足。恰恰相反,欲望永无止境”
消费者社会
相对于曾经人们主要以生产者身份参与其中的“生产者社会”,现代社会主要要求人们以消费者的能力参与其中,首先依照“消费者”角色需要塑造其成员,并期望他们具有消费的能力和意愿。在消费者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地位不再仅仅由其职业和工作所决定,而更多地受到其消费能力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一个人选择的自由度越大,自由行使的选择权越多,他/她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就越高,获得的社会尊重和自尊就越多,距离“美好生活”的理想也越近。消费者通过自由选择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来表达自我认同,并因此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此,消费行为成为了个体实现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
制造消费者
然而,消费美学所带来的种种乐趣和愉悦,也掩盖了底层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底层工作往往被视为人们为了生计而不得不从事的,而消费者社会则将这些工作置于一种“心甘情愿”的语境中。这种心甘情愿并非是真正的自愿,而是被消费主导的社会环境所迫使的一种选择。“在消费者社会,作为曾经最高管理原则的工作伦理正在逐渐降格。它如今所能做的最后的贡献便是将非就业人口的悲惨遭遇同不愿意工作挂钩”。消费者社会的出现导致工作伦理被进一步地边缘化,底层工作者在这一社会体系中的边缘化和被忽视。因此,尽管消费者社会为上层消费者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和满足,但对于底层工作者来说,这种消费美学所带来的消遣和快乐却是遥不可及的。
对于市场而言,想要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他们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诱惑,持续处于永不枯竭的兴奋之中,持续处于怀疑和不满之中。然而,在正常运转的消费者社会中,消费者会主动寻求被诱惑。对于他们而言,从吞下一个诱饵到寻找到另一个诱饵,是一种强迫症、一种必需品。本来是市场选择了他们,并把他们培养成消费者,剥夺了他们不受诱惑的自由,但每次来到市场,消费者却都觉得自己在掌控一切。他们在为获取社会地位和他人认为有意义的方式生活而不断地主动到访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的秘诀在于在欲望被安抚之前激发新的欲望,永不会感到厌倦才是消费者的生活准则。
当今社会依赖于“制造人为的、主观的不满足感”,因为本质上“人们满足于自己拥有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威胁”。于是,人们真正拥有的东西被淡化,被贬低,被较富裕的人锋芒毕露的奢侈消费所掩盖:“富人成为被普遍崇拜的对象。”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消费者不断被激发新的欲望,追求着无尽的满足。消费市场的运作机制也在不断地促使消费者保持不满足状态,从而维持市场的稳定发展。这种循环将个体置于一种“永无止境的消费追求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物质满足”。消费者被社会不断灌输着新的欲望和需求,使得满足感成为一种永远无法达到的状态。
然而,这种消费美学所带来的满足感是否真正能够弥补工作伦理所失去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深思。在追求消费满足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工作、欲望、以及幸福生活的意义?
消费者社会中的穷人
这一章中关于贫穷的一些定义与描述性的句子也十分有趣,随手摘几个:
把穷人的悲惨遭遇归咎于他们不愿意工作,指控他们道德沦丧,把贫穷说成是对罪恶的惩罚,这是工作伦理在新的消费者社会能做的最后贡献。
在消费者社会,作为曾经最高管理原则的工作伦理正在逐渐降格。它如今所能做的最后的贡献便是将非就业人口的悲惨遭遇同不愿意工作挂钩。
贫穷并不仅限于物质匮乏和身体上的痛苦,也是一种社会和心理状况。每个社会都有“体面生活”的衡量标准,如果无法达到这些标准,人们就会烦恼、痛苦、自我折磨。贫穷意味着被排除在“正常生活”之外,意味着“达不到标准”,从而导致自尊心受到打击,产生羞愧感和负罪感。贫穷也意味着与既定社会的“幸福生活”无缘,无法享受“生活的馈赠”。随之而来的是怨恨加剧,并以暴力行为、自惭形秽或兼而有之的形式表现出来。
贫穷意味着被排除于“正常生活”之外,意味着“达不到标准”。在消费者社会中,一个人无法正常地生活,就意味着他是失败的消费者,它会被社会所“内部流放”,被排除在正常人的盛宴之外。
2024.5.3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