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对字幕所参考译本的判断,因为之前读过朱生豪先生译的《莎士比亚悲剧集》,于是这次便被“所以留心吧,戒惧是最安全的方策;即使没有旁人的诱惑,少年的血气也要向他自己叛变”这句经典的台词唤起了尘封许久的记忆。重温了一遍后,又一次被莎翁文字中的流出的激情和浪漫所深深打动。
不过既然是翻译鉴赏,那就还是要聚焦在语言本身。我们先从格式入手,从字幕的格式上来看,电影对原著文本的改动无疑是颠覆性的,就比如开头首字母不再大写,添加标点符号以对句意进行再次分割等。从方便观众理解这一层面上讲,虽然相较于原剧本可能缺少了一些年代感和风格美,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莎翁那个时代,这种写作的风格被视为一种正式的、尊重的表达方式,它强调每个字母在组成句子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也给整部剧本带来一定的规范性和整洁度。但一旦将剧本搬至舞台,故事传达和情感传递的精准与否就变得更为重要了。而朱生豪先生的译本,同样也打破了这种写作格式的限制,并取代之以中文写作中常见的排比、对仗等修辞技巧,从而绝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剧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翻译的技巧是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的。
接下来着眼于内容,我将分别把部分译文字幕同朱生豪先生的原译本内容进行对比,列举几例,并尝试在其中寻求合理之处和自认为略有瑕疵的地方。
For nature crescent does not grow alone
In thews and bulk, but as this temple waxes,
The inward service of the mind and soul
Grows wide withal.
字幕: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不仅是肌肉和体格的增强,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精神和心灵也同时扩大。
朱:因为像新月一样逐渐饱满的人生,不仅是……
此处的差别在对crescent一词的处理上。从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和来看,显然后者更胜一筹,而从内容上来看,前者的优点无疑在便于理解且更为通俗。但就莎翁戏剧的语言特点来说,过分的通俗实际上会破坏其语言的美感,及其文字背后所潜藏的丰沛的情感。
Then if he says he loves you,
It fits your wisdom so far to believe it
As he, in his particular sect and place,
May give his saying deed, which is no further
Than the main voice of Denmark goes withal.
字幕:所以要是他说,他爱你,你不可贸然相信。照他的身份地位说来,他要想把自己的话付诸实现,绝不能越出丹麦国内普遍舆论所同意的范围。
朱:所以要是他说,他爱你,你应当想一想,以他王子之尊究竟能做到几分,那必须以丹麦的公意给他的赞同为限的
前者行文过于拖沓与生硬,且“把自己的话付诸实践”和“绝不能越出……舆论所能同意的范围”也不太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相比较而言朱生豪先生的表述就显得更自然一点,而且前文所点出的“王子之尊”也使后文对民意的描述不再突兀。
A double blessing is a double grace.
字幕:两度的祝福是双倍的福分。
朱:两度的祝福是双倍的恩荣。
汉典中关于“恩荣”一词的释义这样写道:谓受皇帝恩宠的荣耀。倘若从这一角度出发,后者处理的方式似乎有些许不妥,同雷欧提斯的父亲波洛涅斯是御前大臣这一事实相违背。但如果结合后文中雷欧提斯称父亲为“my lord”,处理为“恩荣”又有其相对应的道理。故此处存疑。
最后想赏析一下自己认为朱生豪先生译得很棒的一句。
Be wary then, best safety lies in fear;
Youth to itself rebels, though none else near.
所以留心吧,戒惧是最安全的方策;即使没有旁人的诱惑,少年的血气也要向他自己叛变。
除去“信达雅”兼具以外,此句译法的闪光点自认为还有三处。首先是对“fear”的处理,并未简单译作“恐惧”,而是“戒惧”,一个“戒”字把雷欧提斯对妹妹的控制欲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是增译的“诱惑”一词,暗示雷欧提斯心中对于哈姆雷特的厌恶和反感,丰富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态度;最后是将“youth”处理为“少年的血气”,将抽象概念所表达的含义范围进一步缩小,并且还强调出少年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上的特质。
参考:
·https://myshakespeare.com/hamlet/act-1-scene-3
·《莎士比亚悲剧集》(上) 朱生豪译 作家出版社 2018年6月重印
·The Language of Capitalization in Shakespeare's First Folio
Tritt, Carleton S. Visible Language; Detroit, Mich.. etc. Vol. 7, Iss. 1, (Winter 1973): 41-50.
·https://www.zdic.net/